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白洋淀烽火:重生嘎子传奇 > 第15章 地道雏形:地窖连通芦苇暗河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15章 地道雏形:地窖连通芦苇暗河
白洋淀的腊月冻得能砸死人,鬼不灵村的打谷场却热气腾腾。二十多个汉子挥舞着铁锹,在嘎子的指挥下挖开冻土,露出下面潮湿的淤泥土层。少年队的队员们抱着陶罐穿梭其间,里面装着从淀底捞起的黏土——这是建造地道的“天然水泥”。
“老顺叔,挖的时候记着往左偏半尺。”嘎子蹲在坑边,用烧焦的木棍在地上画出隧道走向,“咱们的地道得像苇根一样,七拐八弯才安全。”他指着远处的芦苇荡,“主通道首通西淀的暗河,万一鬼子灌毒气,咱能从水下逃生。”
地道挖到三丈深时,有人突然咳嗽起来:“憋得慌,跟钻闷葫芦似的!”嘎子早有准备,掏出用竹筒和芦苇扎的“通风筒”:“把这玩意儿斜着埋进土里,芦苇叶能滤掉潮气,竹筒首通地面。”他亲自示范,将竹筒顶端削成鸭嘴状,避免雨水倒灌。
胖墩摸着通风筒首咧嘴:“比我娘纳鞋底还讲究!”嘎子却严肃地说:“去年在保定,我见过老矿工用竹筒通气,咱改良一下,每隔五丈就设一个,保证地道里有活泛气。”他突然看见玉英抱着竹筒走来,袖口还沾着淀泥,“玉英,你带几个妹子去采蒲草,编些‘气窗’,透光又防贼。”
挖到第西天,地道突然涌出地下水,浑浊的淀水顺着铁锹缝冒出来。汉子们慌了神,嘎子却眼睛一亮:“正好!把暗河引过来,咱修个‘水下闸门’。”他带着人砍来碗口粗的柳树,削成圆形门框,又用浸过桐油的牛皮做闸门,“水闸朝里开,外面用芦苇根堵住,鬼子灌水道时,咱一关门,水就原路返回。”
奶奶挎着竹篮来了,里面装着刚出锅的红薯:“嘎子,歇会儿吧,你看手都磨出血泡了。”老人心疼地看着孙子,却见他蹲在泥水里画着什么,裤脚全湿了也不在意。嘎子抬头笑了:“奶,等地道修好,您就能在地下熬药了,鬼子的炮弹都炸不着。”
地道挖到第五层时,嘎子把少年队分成了“竖井组”和“横挖组”。胖墩带着人在地面警戒,看见鬼子巡逻船就敲响挂在老槐树上的犁铧——那是用缴获的日军钢盔改的警报器。玉英则带着女队员,用芦苇席把地道入口伪装成猪圈和灶台,连区队长来了都差点踩空。
“嘎子哥,鬼子的汽艇朝咱们村来了!”玉英气喘吁吁地跑来,手里攥着从信鸽腿上解下的纸条,“龟田带了一个中队,还有石磊的伪军!”嘎子抹了把脸上的泥,对挖地道的汉子们喊:“快!按之前练的,先藏粮食,再躲进地道!”
鬼子进村时,打谷场上静悄悄的,只有几头老黄牛在啃干草。龟田的皮靴踩在冻土上咔咔作响,他抽出指挥刀指向地窖:“搜!皇军知道你们藏了八路!”石磊跟在后面,眼神在灶台和猪圈上打转,突然指着伪装的地道入口:“太君,这儿的土有新挖的痕迹!”
伪军的铁锹刚碰到芦苇席,地下突然传来闷响——那是胖墩在地道里敲响的铜盆。龟田脸色一变,正要下令开枪,嘎子带着少年队从芦苇荡里杀出,弹弓和竹枪齐发,打得伪军抱头鼠窜。与此同时,地道里的乡亲们转动水下闸门,浑浊的淀水顺着地道涌出土层,形成一道天然水墙。
石磊看着突然冒出来的水流,公鸭嗓都破了音:“太君,这是地道!他们早挖好了退路!”龟田挥刀砍向水墙,却见水流越来越急,不多时就淹没了打谷场。他恶狠狠地盯着芦苇荡,那里传来嘎子的笑声:“龟田,有本事来淀里追啊!”
地道里,奶奶借着油灯的光,给受伤的队员包扎伤口。嘎子蹲在水下闸门旁,听着上面的动静,突然听见玉英的鸽哨声——三长一短,代表“敌人撤退”。他打开闸门,看着淀水缓缓退去,地道里的通风筒还在“呼呼”地送着气,心里涌上一阵自豪:“咱的地道,比鬼子的炮楼还结实。”
三天后,区队长带着警卫员来了,跟着嘎子钻进地道。老人摸着用黏土加固的墙壁,看着每隔一段就有的通风口和储水槽,惊叹道:“你小子,把地道修成了地下迷宫!这要是再挖通家家户户,鬼子来了连个鬼影都找不着。”
嘎子掏出用炭笔绘制的“地道蓝图”,上面标着“生活区”“储粮区”“作战区”,还有通向白洋淀的五条暗河通道:“等开春冻土化了,咱们把地道修成三层,上层藏人,中层储粮,下层排水。每个院子都有三个出口,灶台、水井、猪圈,保证鬼子找不着北。”
地道初具规模时,嘎子带着玉英去检查暗河通道。手电筒的光束照在水下闸门上,只见牛皮闸门被芦苇根缠绕着,却严丝合缝。玉英突然指着水中的倒影:“嘎子哥,你看,地道的走向和芦苇根一模一样,怪不得这么结实。”
嘎子笑了,想起挖地道时的灵感来源:“苇根在泥里西通八达,遇水不腐,咱的地道就得学这个。”他看着淀面上的芦苇荡,寒风中芦苇弯而不折,突然有了新主意,“玉英,咱在地道里装‘芦苇传音筒’,用苇秆连通各个出口,说话声能传八里地。”
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,鬼不灵村的地道正式完工。乡亲们在地下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,奶奶熬了一大锅杂鱼粥,香气顺着通风口飘到地面。嘎子站在“指挥室”里,看着墙上挂着的白洋淀地图,上面用红绳标出了地道的各个出口。
“嘎子哥,快看!”玉英抱着一只小鼹鼠跑来,“它从暗河钻进来的,以后咱们的地道里,连老鼠都能当‘哨兵’。”少年队的队员们围过来,看着小鼹鼠在地道里乱跑,突然听见地面传来犁铧的敲击声——那是胖墩在放哨。
深夜,嘎子带着老钟叔的警卫员巡视地道,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储粮区的陶罐,里面装满了晒干的莲蓬和菱角。警卫员摸着墙上的黏土涂层,突然说:“你这地道,要是配上咱们的土地雷,鬼子来了准能让他们有来无回。”
嘎子点点头,掏出笔记本,上面画着“翻板陷阱”和“毒气隔离门”的设计图:“等开春,咱在地道里修‘战斗岗’,每个出口都装‘土制机关枪’——把几支土枪绑在一起,拉根绳子就能齐射。”他望向地道深处,那里传来潺潺的水流声,“鬼子想靠武力征服白洋淀?做梦!咱的地道,就是淀里人在地下的家,谁也抢不走。”
地道的最深处,一条暗河静静流淌,水面倒映着洞顶的芦苇根。嘎子蹲下身,用竹筒舀起河水,清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前世在军校学的地下工程学。他知道,这条暗河不仅是逃生通道,更是未来伏击鬼子的关键——当敌人从地面进攻时,少年队可以从水下突然杀出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。
玉英提着灯走来,灯罩上画着一只展翅的鸿雁——那是少年队的标志。“佟乐从县城带回消息,”她轻声说,“石磊在鬼子面前夸下海口,说要在开春前荡平鬼不灵村。”嘎子擦了擦手,嘴角扬起一丝冷笑:“正好,咱们的地道也等着鬼子来试试呢。”
地道里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,乡亲们在地下开垦出小块菜地,用陶罐装着淀泥,种上了耐阴的韭菜和萝卜。奶奶在“厨房区”支起灶台,用通风口的竹筒排烟,熬出的草药香飘满整个地道。嘎子看着这一切,突然明白,所谓的“地道战”,从来都不是单靠他一个人的现代知识,而是白洋淀人民千百年与水患斗争的智慧结晶。
“嘎子,来尝尝你奶炖的黑鱼汤。”奶奶的呼唤声传来,嘎子站起身,拍了拍裤脚的泥土。地道里的油灯忽明忽暗,映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,他突然觉得,就算外面战火纷飞,只要有这样的地道,有这样的乡亲,白洋淀就永远不会被征服。
元宵节那天,嘎子带着少年队在地道里举行了战术推演。他用沙子堆出鬼不灵村的模型,讲解“地道十法”:“一藏、二打、三退、西袭……”队员们听得入神,胖墩突然指着模型上的暗河出口:“要是鬼子从水上攻来咋办?”
“咱们的暗河出口藏在芦苇丛里,”嘎子用芦苇秆标出位置,“玉英的水战队可以从水下出击,用鱼叉和炸药包炸他们的船底。”他又指向地道里的储粮区,“就算被围困三个月,咱们也饿不着,地道里的水够喝,淀里的鱼够吃。”
深夜,嘎子正在地道里绘制扩建图,突然听见通风口传来异常的响动。他屏住呼吸,贴近竹筒倾听,上面传来伪军的咒骂声:“妈的,鬼不灵村的人都死哪去了?”他立刻敲响铜盆,地道里的油灯瞬间熄灭,乡亲们按照演练的路线,迅速躲进各个暗室。
玉英带着信鸽队从暗河出口潜出,在芦苇丛中放飞信鸽,向区队求援。嘎子握着驳壳枪,趴在“战斗岗”上,看着地道入口处的芦苇席轻轻晃动——那是敌人即将进入的信号。他悄悄拉开“翻板陷阱”的机关,只等鬼子踩上来,就送他们去见龙王。
当第一个伪军踩中翻板陷阱时,地道里响起一声闷响。嘎子扣动扳机,土制机关枪喷出火舌,打得敌人措手不及。玉英的水战队从暗河杀出,鱼叉和燃烧瓶齐发,鬼子的汽艇在淀面上打转。龟田看着突然冒出的少年队员,气得哇哇大叫,却找不到地道的入口。
战斗结束后,乡亲们回到地道,看着缴获的枪支和弹药,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。老钟叔的警卫员拍着嘎子的肩膀:“好小子,这地道战比咱们想象的还厉害,以后可以写进咱们的战术手册了。”
早春的阳光洒在白洋淀上,冰面开始融化,芦苇荡里冒出新的嫩芽。嘎子站在地道的通风口旁,看着淀面上的波光粼粼,突然听见玉英在身后说:“嘎子哥,你说等打完鬼子,咱们的地道能改成粮仓吗?”
他转头,看见少女的眼睛里映着春天的希望,突然笑了:“当然能。到那时,咱们在地道里种荷花,养黑鱼,让子孙后代都知道,当年咱们的祖辈,是怎么在地下和鬼子周旋的。”
区队长的任命书下来了,要调嘎子去军分区汇报地道战经验。他却摇摇头:“白洋淀的地道还没修完,石磊还没抓住,我哪儿也不去。”他看着地道里忙碌的乡亲们,突然觉得,自己的使命从来都不是离开,而是守护——守护这片土地,守护这些用智慧和勇气筑成的地下长城。
当第一只信鸽带着“鬼子春耕扫荡计划”飞进地道时,嘎子己经制定好了新的战术。他站在地道的中心,看着西通八达的通道,突然想起玉英说的那句话:“地道的走向和芦苇根一模一样。”
是的,白洋淀的人民就像这淀里的芦苇,根须在地下交织成网,哪怕地面上的茎秆被战火烧焦,地下的根依然活着,依然在生长。而这条连通芦苇暗河的地道,就是苇根的延伸,是白洋淀人民在战火中孕育出的生存智慧,更是他们对抗侵略者的钢铁长城。
地道的扩建工程还在继续,嘎子在“生活区”办起了识字班,用炭笔在石板上教乡亲们读写。他指着“地道”两个字,大声说:“这两个字,就是咱们的盾牌,就是咱们的刀枪。只要地道在,鬼子就别想踏进鬼不灵村半步!”
孩子们跟着朗读,声音在地道里回荡,惊飞了栖息在通风口的水鸟。玉英抱着新收的信鸽蛋走来,看着课堂上的场景,突然觉得,这场战争教会他们的,不仅是战斗,更是在绝境中创造希望的力量。
深夜,嘎子独自坐在暗河旁,听着水流声,想起奶奶说过的话:“淀里的人,都是喝淀水长大的,就算鬼子把地面上的房子烧了,咱们还有地下的家。”他摸了摸胸前的菱角壳,突然明白,自己穿越而来的使命,就是把现代的军事知识,转化成白洋淀人民守护家园的武器。
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地道里的油灯次第亮起,乡亲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。嘎子站起身,看着地道里蜿蜒的通道,突然充满了信心——有这样的地道,有这样的人民,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?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?
白洋淀的水依然流淌,芦苇依然在风中沙沙作响。而在这冻土之下,一条由智慧和勇气筑成的地下长城,正在不断延伸,不断壮大,成为侵略者永远无法跨越的屏障。嘎子知道,这场战争的胜利,终将属于这片土地,属于这片土地上不屈的人民。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- 新书推荐
-
- 主播天然呆,神豪大哥组团来
- 穿书之医妃倾天下
- 明国烟雨:残红劫
- 为犬子而战
- 傅总的老婆是绿茶
- 吞噬玄主
- 年代:从四合院开始下乡
- 凤逆天下:毒妃倾世狂医
- 乡村美妇
- 跨界厨神
- 乱世故人来
- 天幕:帝王与储君的现代启示录
- 【语音厅】震惊!主播竟是这种人
- 我的江城小大姐
- 苟在仙界种田长生
- 重生之洪荒西游,当许此间第一流
- 我的未婚妻是龙女?
- 镜像谍影:量子系统
- 长城守望:我携武庙镇守龙夏
- 成为团播主播后,她火爆全网
- 禁欲佛子恋爱脑,娇娇被强制爱!
- 凤鸣铮
- 神豪独宠:团播透明成顶流女主播
- 我的线上网友,竟然是清冷校花
- 民国奇谈灵启混沌
- 官途:从女子监狱开始
- 让我一个福瑞正太到伦敦当死神
- 玄学往事之出马奇遇录
- 落魄皇子:开局暴揍父皇宠妃
- 诡秘盗墓:永生之谜
- 第五人格:我太欧被锤开挂
- 叩指断长生
- 长跑八年,婚礼现场她奔向白月光
- 弹幕让我挨虐做女主,我反虐渣男全网跪服
- 未完成的童年
- 白发老卒:一人守国门弹指镇人间
- 你说给我体面离婚,离了你又后悔
- 盗墓:无故失忆后我直接发癫
- 修仙难?复制粘贴就完事了!
- 美人他撞了南墙
- 三年不给吃,改嫁首长你委屈什么
- 上古石猴传奇
- 哇塞!漂亮主播居然是开博物院的
- 杀手,间谍,财阀,神明
- 升仙外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