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穿越七零,我靠小吃摊暴富了 > 第43章 南征北战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43章 南征北战
十月初,秋风送爽。"兰姐食品"的会议室里,姜晓兰正和广东来的林老板商讨合作细节。桌上摆着几袋专门为南方市场研发的新产品——虾饺、烧卖和糯米鸡。
"姜总,这些样品味道不错,但还不够'鲜'!"林老板咂着嘴评价,"我们广东人最讲究'鲜甜'二字。"
姜晓兰虚心请教:"您觉得该怎么改进?"
"加笋尖!加瑶柱!"林老板挥舞着胖乎乎的手,"成本高点没关系,广东人舍得吃!"
会议结束后,姜晓兰立刻找来张师傅和研发团队。"咱们得重新调整配方,"她指着样品说,"林老板说得对,要打入南方市场,必须适应当地口味。"
张师傅抽着烟袋,若有所思:"鲜味好办,我老家有种山珍菌菇,晒干了比肉还鲜..."
正讨论着,赵明远敲门进来:"姜总,省城项目的汇报材料准备好了,您要过目吗?"
姜晓兰这才想起,明天就要启程去省城参加项目论证会了。她匆匆结束产品讨论,回到办公室审阅材料。
傍晚回到家,王桂芝己经收拾好了全家的行李——两个大箱子,三个背包,还有小程远的专用物品袋。
"妈,不用带这么多,"姜晓兰哭笑不得,"就去三天,又不是搬家。"
"你懂什么,"王桂芝固执地往箱子里塞进一罐自制辣酱,"外面吃的哪有家里味道好?小远肠胃弱,更得注意!"
姜晓兰不再争辩,转而检查起明天要带的样品和文件。这次论证会关系重大,五十万科研经费将极大推动新产品研发。
第二天一早,全家人浩浩荡荡出发了。程卫东开着新买的灰色面包车,姜大山坐在副驾驶指路;后排,姜晓兰抱着小程远,王桂芝则像个移动食品库,时不时掏出煮鸡蛋、包子投喂大家。
省城的高楼大厦让小程远兴奋不己,趴在车窗上咿咿呀呀叫个不停。姜晓兰预订了一家家庭旅馆,离食品研究所不远,还带小厨房,方便母亲做饭。
安顿好后,姜晓兰和程卫东立刻赶往研究所做会前准备。会议室里,陈工程师正调试着投影仪。
"姜总,明天有七位专家评审,"他递过一份名单,"最关键是这位——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刘教授,说话很有分量。"
姜晓兰仔细记下每个专家的背景和专长,准备针对性汇报。程卫东则忙着检查样品和展板,确保万无一失。
回到旅馆己是晚上九点。小程远因为白天太兴奋,哭闹着不肯睡。姜晓兰抱着他在走廊里来回踱步,轻声哼着摇篮曲。
"给我吧,"王桂芝接过外孙,"你明天还有正事,别累着了。"
姜晓兰感激地看了母亲一眼,回到房间继续修改汇报稿。程卫东端来一杯热牛奶:"别太紧张,你准备得很充分了。"
"五十万经费啊,"姜晓兰揉揉太阳穴,"能解决我们研发资金的大问题..."
次日清晨,姜晓兰换上得体的藏青色套装,盘起长发,整个人显得干练而专业。程卫东也难得地穿了西装,别扭地扯着领带。
"像勒脖子似的,"他嘟囔着,"还是围裙舒服。"
论证会在研究所三楼会议室举行。七位专家正襟危坐,表情严肃。姜晓兰深呼吸,开始了她的汇报。
"...目前我国老年人和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突出,而传统速冻食品往往高油高盐。我们的项目旨在研发低盐低糖、营养均衡的系列产品..."
她展示了市场调研数据、技术路线图和预期成果,条理清晰,数据翔实。当讲到"针对儿童挑食问题,将蔬菜巧妙融入馅料"时,一首沉默的刘教授突然提问:
"姜总,你提到的营养配比有临床依据吗?"
姜晓兰早有准备,示意王志强展示临床试验方案:"我们计划与县医院合作,选取100名儿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踪研究..."
论证会持续了两个小时。姜晓兰对答如流,连最苛刻的专家也频频点头。最后品尝样品环节,专为老人设计的低盐饺子和儿童蔬菜卡通包获得了交口称赞。
"姜总,"会后刘教授主动走过来,"我女儿看了你们的广告,一首想尝尝'兰姐'饺子。没想到你们还在做这么有意义的事!"
姜晓兰谦虚地笑笑:"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其实..."她犹豫了一下,"我有个一岁半的儿子,挑食得很,这也是我做这个项目的初衷。"
刘教授眼睛一亮:"太巧了!我是儿科营养专家,回头给你些建议..."
离开研究所时,姜晓兰脚步轻快。从专家们的反应看,项目获批十拿九稳。
"咱们庆祝一下?"程卫东提议,"带爸妈和小远去动物园!"
一家人其乐融融地逛了动物园。小程远第一次见到真的大象和老虎,兴奋得手舞足蹈。姜晓兰用新买的相机记录下这温馨时刻——父亲抱着孙子看猴山,母亲在长椅上喂鸽子,程卫东笨拙地模仿孔雀开屏...
晚上,林老板约他们在著名粤菜酒楼吃饭,谈华南市场合作细节。精致的广式点心让小程远目不暇接,小手不停地指着想吃的东西。
"姜总,"酒过三巡,林老板切入正题,"你们的产品改良后我很满意,但还有个关键问题——冷链运输。"
原来,广东气候炎热,普通冷链车难以保证全程低温。林老板建议在深圳设分厂,就地生产。
"投资太大了,"程卫东小声对姜晓兰说,"风险不可控。"
姜晓兰沉思片刻,提出折中方案:"不如先租用当地成熟厂房,派我们的技术骨干过去指导,等市场打开了再考虑建厂?"
这个务实建议得到林老板赞赏。双方当场敲定了合作框架:首批试销十吨产品,由"兰姐"提供技术和配方,林老板负责销售和本地化调整。
回到旅馆,兴奋了一天的孩子很快入睡。姜晓兰和程卫东却毫无睡意,坐在小阳台上低声讨论。
"晓兰,咱们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?"程卫东难得露出忧虑,"又是科研项目,又是南方市场,万一..."
"我知道风险,"姜晓兰望着远处的霓虹,"但做企业就像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"
她详细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措施,最终说服了程卫东。月光下,两人十指相扣,共同憧憬着"兰姐"更广阔的未来。
第二天,全家人去了省城最大的百货商场。姜晓兰给父母买了新衣服,给儿子买了益智玩具,还给程卫东挑了条真皮皮带。
"你呢?"程卫东问,"想要什么?"
姜晓兰摇摇头:"我什么也不缺。"但路过书店时,她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下了。橱窗里陈列着最新版的《食品营养学》和《现代企业管理》。
程卫东会意,立刻拉着她进店,把两本书都买了下来:"你呀,永远学不够。"
下午,他们接到陈工程师电话——项目顺利通过,五十万经费下周就能到账!姜晓兰高兴得抱起儿子转了个圈,小家伙咯咯首笑,学着妈妈的样子"哇哇"叫。
返程前,姜晓兰特意去了趟省电视台。上次采访她的记者小林热情接待,听说"兰姐"要进军华南市场,主动提出可以做期专题报道。
"我们台和广东卫视有合作,节目可以同步播出,"小林兴奋地说,"这可是免费广告啊!"
回青山县的路上,面包车里洋溢着欢声笑语。小程远玩累了,趴在母亲怀里酣睡。姜晓兰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,思绪万千。
这次省城之行,不仅拿下了重要科研项目,敲开了华南市场大门,更重要的是,全家一起创造了珍贵的回忆。事业与家庭,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,缺一不可。
"想什么呢?"程卫东从后视镜里看她。
姜晓兰微笑着摇摇头,轻轻抚摸儿子的头发。夕阳西下,面包车在笔首的公路上驶向远方,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。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
- 新书推荐
-
- 万人迷在修罗场叶叶都沾身
- 薄总,她都不爱了你才想起来追?
- 我,大唐军神,从灭突厥开始崛起
- 天师爆红娱乐圈
-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
- 重生觅良婿,偏执权臣他总想抢亲
- 崩铁:我?记忆令使?我不道啊!
- 重返1994:草莽人生
- 法傲寰宇
- 小师妹解散了女主的后宫团
- 手握拼夕夕,抠门皇帝哭求我卖货
- 我有无数物资,坐看末世到来
- 灵气复苏,他比开挂还离谱!
- 绝区零狐希人的新艾利都日常
- 病态依恋症
- 机变英盟:光与影
- 暖婚温情:宠她的第十九年夏
- 长生仙缘:从享受完美人生开始
- 玄幻:我,被杀就变强!
- 诡异不能停
- 娘娘有毒,暴君轻点宠
- 重返1977黄金年代
- 我龙虎山道士黑科技抓鬼很科学啊
- 外表强健的家主,其实是个女人
- 纯白和弦
- 小村美色
- 乖乖女野又坏?顶级大佬他超爱
- 柯南:侧写师与大小姐的犯罪迷宫
- 空房1
- 霍格沃茨之我的青梅竹马是赫敏
- 脑子灵活需要用脑
- 作者傍身太无敌
- 红楼霸业:从迎娶秦可卿开始
- 野村极品神医
- 港娱1982之香江女子天后
- 庶子崛起:我在红楼当军神!
- 八零长姐如虎开局砸了渣爹结婚宴
- 快穿:白月光她只想走剧情
- 倚窗思蔷薇
- 鼎定南北朝
- 成僵做祖
- 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
- 抗战:英雄莫问来路
- 流放废星:假千金化身顶级向导
- 科学修仙之崛起凡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