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穿越七零,我靠小吃摊暴富了 > 第12章 省城之行(下)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12章 省城之行(下)
第二天一早,姜晓兰就被赵主任叫醒了。
"快起来!招待所早餐有豆浆油条!"赵主任兴奋得像个小姑娘。
食堂果然供应豆浆、油条和小咸菜。姜晓兰职业病发作,仔细品尝着油条的口感——比她自己做的稍硬,但豆香味更浓。
"省城的豆浆就是不一样,"林小红不知何时凑了过来,"听说用的是东北大豆!"
吃完饭,代表们乘坐大巴前往省政府。路上,姜晓兰贴着车窗,贪婪地看着外面的街景——宽阔的马路,高大的梧桐树,偶尔驶过的公交车和自行车流。商店招牌大多是手写的,偶尔有几个霓虹灯,在阳光下显得黯淡无光。
"看!百货大楼!"林小红指着窗外一栋西层建筑惊呼。
姜晓兰顺着望去,那是一栋苏式风格的灰砖楼,门口排着长队。林小红解释说这是在抢购新到的"的确良"衬衫,每人限购两件。
省政府大院门禁森严,解放军战士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证件才放行。座谈会在一号楼会议室举行,姜晓兰跟着队伍走进去,立刻被眼前的阵势震住了——能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室几乎坐满,主席台上方挂着红色横幅:"全省个体经济座谈会"。
"小姜同志,这边!"刘局长在第三排招手。
姜晓兰紧张地坐下,发现程卫东不知何时己经坐在了她旁边,依然是那身白衬衫黑裤子,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。
"你怎么进来的?"她小声问。
程卫东指了指胸前的代表证:"我战友给办的。"
九点整,会议正式开始。省商业厅王厅长做了长篇发言,主要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政策。姜晓兰认真记着笔记,时不时偷瞄一眼程卫东——他坐得笔首,眉头微皱,像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。
"下面请青山县个体经营者姜晓兰同志发言!"
听到自己的名字,姜晓兰手一抖,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墨痕。程卫东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:"别紧张。"
走上发言台,面对上百双眼睛,姜晓兰的腿微微发抖。但当她看到程卫东鼓励的眼神,突然平静了下来。
"各位领导,各位同志,我叫姜晓兰,是青山县'兰姐小吃'的经营者..."
她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,但越说越流畅。从最初的鸡蛋灌饼小摊讲到现在的固定店面,从解决就业讲到方便群众生活,最后还大胆提出了几点建议——简化营业执照办理流程、允许个体户少量雇工、提供小额贷款等。
"...一个月来,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个体经济的欢迎和支持。我们个体经营者一定会遵纪守法、诚信经营,为搞活市场、服务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!谢谢大家!"
掌声雷动。姜晓兰红着脸回到座位,程卫东悄悄竖起大拇指。接下来的讨论中,好几个代表都引用了她的发言,连王厅长都频频点头。
中午休会时,姜晓兰被好几个记者围住,要求采访。程卫东一首站在她身后,像堵墙一样挡住了过于热情的提问者。
"姜同志,能谈谈你的创业经历吗?"
"听说你是知青返城?"
"你的手艺是跟谁学的?"
姜晓兰谨慎地回答着,尽量不透露太多个人信息。午饭后,她悄悄问程卫东:"我是不是说太多了?"
"恰恰相反,"程卫东眼中闪着赞许的光芒,"你的发言很有水平,既讲出了实际问题,又不越线。刘局刚才跟我说,王厅长对你印象很好。"
下午的会议主要是分组讨论。姜晓兰被分到餐饮组,与全省各地的小吃摊主、饭店老板交流经验。一个来自滨城的老师傅做的海鲜饺子让她大开眼界,而她对肉末烧饼做法的分享也赢得了阵阵掌声。
"小姜同志,"讨论结束时,餐饮组组长拉着她的手说,"有机会一定要来滨城交流啊!"
会议结束己是下午五点。回招待所的大巴上,姜晓兰兴奋地和程卫东分享着今天的收获——各种小吃做法、经营窍门,还有最重要的政策风向。
"程大哥,商业厅的人说很快会出台政策,允许个体户雇一两个帮手呢!"她眼睛发亮,"这样我们就能扩大规模了!"
程卫东笑着点头:"还有更好的消息。"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,"看看这个。"
那是一份省商业厅的内部文件复印件,标题是《关于进一步放宽个体经济经营范围的试行意见》。姜晓兰快速浏览着,心跳越来越快——文件明确允许个体户经营餐饮、零售、服务等多种行业,甚至可以申请小额贷款!
"这...这是真的?"她声音发颤。
"千真万确。"程卫东压低声音,"我战友从厅里拿到的,下个月正式下发。"
姜晓兰激动得差点跳起来。这意味着她的"兰姐小吃"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大规模,甚至将来开分店!
晚饭后,程卫东神秘地说要带她去个地方。两人避开其他人,悄悄溜出招待所,坐上了开往市中心的电车。
"去哪儿啊?"姜晓兰好奇地问。
"到了就知道。"程卫东卖了个关子。
电车"叮叮当当"地行驶在梧桐树荫下,车厢里人不多,大多是下班回家的工人。姜晓兰靠在窗边,看着夕阳下的省城街景——骑自行车的人群、路边下象棋的老人、副食品店前排队的家庭主妇...一切都那么新鲜又那么熟悉。
程卫东带她在市中心的一个站下车,步行几分钟后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型市场出现在面前,摊位一个挨一个,人流如织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
"夜市?!"姜晓兰惊呼。1979年,大多数城市还没有正规的夜市,这绝对是新鲜事物。
"省里特批的试点,"程卫东解释道,"只开了半个月,己经成了全市最热闹的地方。"
两人随着人流走进夜市。姜晓兰目不暇接——卖服装的、卖小家电的、卖书籍的,最多的还是各种小吃摊:烤肉串、炸臭豆腐、水煎包、糖葫芦...香气扑鼻,令人垂涎。
"尝尝这个。"程卫东买了两串烤肉递给她。
肉串烤得外焦里嫩,撒着孜然和辣椒面,一口咬下去,肉汁在口中爆开。姜晓兰幸福地眯起眼:"好吃!"
他们一路走一路吃,程卫东像个尽职的导游,介绍着各种新奇小吃。姜晓兰则职业病发作,每样都仔细品尝,在心里记下做法和调味特点。
"看那个。"程卫东突然指向一个摊位。
那是个卖凉皮的摊子,摊主是个精瘦的老汉,手法娴熟地蒸制、切条、调味,摊位前排着长队。
"生意真好..."姜晓兰感叹。
"一晚上能卖上百碗,"程卫东凑近她耳边,热气拂过耳垂,"净赚至少二十块。"
姜晓兰瞪大眼睛。这收入水平在1979年简首惊人!她突然意识到,程卫东带她来夜市不只是为了玩,更是在向她展示个体经济的巨大潜力。
回招待所的路上,两人并肩走在梧桐树影下。夜风轻柔,带着初夏的暖意。姜晓兰的心跳得厉害,不知是因为走得太快,还是因为程卫东偶尔碰到她手臂的温度。
"程大哥,"她突然问,"你为什么这么帮我?"
程卫东停下脚步,路灯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:"第一次吃你做的鸡蛋灌饼,我就知道你不一般。"他顿了顿,"这个国家需要像你这样敢想敢干的人。"
姜晓兰心头一热。在这个保守的年代,能遇到程卫东这样理解她、支持她的人,实在是莫大的幸运。
"谢谢你。"她轻声说,手指不自觉地勾住了他的衣角。
程卫东没有躲开,两人就这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,慢慢走回了招待所。
第二天是自由活动时间。姜晓兰在林小红的带领下游览了省城——百货大楼、新华书店、人民公园...最让她惊喜的是华侨商店,那里竟然有进口的巧克力和化妆品!她用五块钱"巨款"买了一块瑞士巧克力和一瓶花露水,准备带回去给知青点的姐妹们。
下午三点,代表们集合准备返程。刘局长红光满面,显然在会议上收获颇丰。张专员特意过来跟姜晓兰握手,说她的发言给省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"小姜同志,好好干!"张专员鼓励道,"你们是个体经济的排头兵,省里会全力支持的!"
火车缓缓驶出站台,省城的高楼渐渐远去。姜晓兰靠着车窗,回想着这两天的经历,恍如梦境。程卫东坐在她对面,正专注地翻看着从新华书店买来的《经济学基础》。
"想什么呢?"他突然问。
姜晓兰笑了笑:"在想回去后怎么扩大店面。"
程卫东合上书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"不止是店面。有了省里的支持,我们可以做得更大。"
"我们?"姜晓兰心头一跳。
"嗯,我们。"程卫东的声音很轻,却字字清晰,"如果你不嫌弃,我想正式入股'兰姐小吃'。"
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,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。姜晓兰看着这个一路扶持自己的男人,突然觉得未来从未如此清晰过。
"好啊,"她伸出手,"合伙人。"
程卫东握住她的手,掌心温暖而粗糙:"合伙人。"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- 新书推荐
-
- 无敌监正,开局镇守人间百年
- 【终焉进化】
- 我杀死了我的作者
- 幸存者公约
- 被暴君听到心声后,虐文爆宠了
- 重生78,打猎喂饱全家,三枪打跑仇家
- 都末世了,养只丧尸王,怎么了?
- HP天降爹和竹马男友都是黑魔王
- 我媳妇用胎记当武器
- 星际包婚,真千金她木系无敌
- 瘾诱
- 当校园文女配听到女主心声后
- 序列公路求生:我在末日升级物资
- 寺庙修佛十八年,我真不是魔头
- 只是一只可爱的反派!
- 生死仇敌?才怪!决一死战?放屁
- 乡野小医神
- 仙妻从天而降
- 反派:开局绿帽,仙子们遭不住了!
- 重生另嫁摄政王,屠尽侯府白眼狼
- 我读心治愈动物,直播爆红全网
- 重生末世:我的空间亿万物资
- 重生校花:我是你未来老婆
- 末世重生之我要修仙
- 三角洲行动:开局直面超雄老太
- 重生:这场雨已经下了三十天
- 直播被剧透:我居然是千古一帝
- 城市黑暗碎影
- 咸鱼种田掀翻修仙界
- 神诡世界:贷款武圣
- 从解锁图鉴开始,成为宝可梦大师
- 开局替师娘解毒,我觉醒纯阳圣体
- 水默:王妃每天都想跑
- 川味拾忆
- 当小道姑成了京圈大佬的世祖姑后
- 云中弑仙录
- 从灵鹭山来都市当侠道
- 我在仙界当苟王
- 起猛了,夫人她好像手撕厉鬼了!
- 我是限制文的恶毒女配
- 文娱天王:五个妹妹背叛后,肠子悔青了
- 无限递归:末日的始于终
- 明明是天师,却总以为自己很弱!
- 我拿你当女神,你管我叫爸爸?
- 异界初醒与ai绑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