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我的江城小大姐 > 第46章 桥灯与暖汤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46章 桥灯与暖汤
电脑屏幕上,“王氏杂货”那红配绿的刺眼方案被我彻底关掉,连带那几条像垂死蚯蚓的波浪纹路一起,丢进了回收站。挫败感像窗外的暮色,沉沉地压下来。长江的呜咽透过旧窗棂缝隙钻进耳朵,比电脑风扇的嘶吼更让人心烦意乱。
灵感枯竭,胃里空空。楼下晒鱼干的咸腥味顽固地钻进鼻孔,成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我抓起扔在椅背上的外套和速写本,锁上吱呀作响的木门,几乎是逃也似的冲下狭窄陡峭的木楼梯,将自己投进老街湿冷的空气里。
雨停了,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,空气里是泥土、江水、还有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混合的味道。我漫无目的地走着,穿过喧闹的鱼市,绕过飘着煤烟味的茶馆,脚步最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,停在了江城长江大桥巨大的钢铁骨架之下。
桥墩像远古巨兽的脚爪,深深楔入江岸的泥沙里。混浊的江水在脚下几米处奔涌,卷起浑浊的浪花,发出永不停歇的轰鸣。巨大的桥身横跨宽阔的江面,钢铁的线条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冷硬而磅礴。远处,几艘驳船像黑色的小甲虫,被拖轮牵引着,缓慢地逆流而上。
就是这里了。我找了个干燥的、倚着冰冷水泥桥墩的位置坐下,翻开速写本。铅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我不再追求那些花哨的商业设计,只想捕捉眼前这原始的、带着力量感的景象:粗粝的桥墩肌理,巨大铆钉的冰冷质感,钢梁纵横交错的几何张力,江流翻滚的混沌动势……笔下的线条笨拙却专注,试图将这份属于江城的厚重烙印在纸上。
夕阳挣扎着从厚重的云层缝隙里透出几缕黯淡的金光,给冰冷的钢铁桥身镀上了一层虚幻的暖色。就在这时,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身影,沿着江堤,从大桥的另一端缓缓走来。
是巩月。
她没穿白大褂,一件剪裁利落的米白色风衣,里面是浅灰色羊绒衫,深色长裤,平底短靴。长发松散地挽在脑后,几缕发丝被江风吹拂着贴在颊边。她走得很慢,目光投向浩渺的江心,像是在散步,又像是在放空。夕阳的余晖勾勒着她清瘦的侧影,在辽阔的江天背景下,显出一种平日少见的、近乎脆弱的孤独感。
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,把自己更深地藏进桥墩的阴影里,铅笔悬在纸上,呼吸都放轻了。不敢打扰,只想把这幅画面刻进脑子里:钢铁巨桥的冰冷背景里,一个安静行走的、带着疲惫的剪影。
她在我前方不远处停下,面朝长江。江风吹起她的衣角和发丝。她似乎深深吸了口气。就在这时,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。那铃声在空旷的江堤上显得格外突兀。
巩月掏出手机,看了一眼屏幕,眉头习惯性地微蹙起来。她接起电话,声音透过江风隐约传来,依旧是那种冷静清晰的江城口音,但尾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沙哑和疲惫:
“…嗯,是我。王芳家属?…术后第三天,体温多少?…37.8?…嗯,低热范围,术后吸收热可能。…切口情况?…疼痛评分?…嗯,引流液颜色和量正常就好…别紧张…多鼓励她下床活动,防止粘连…饮食按我交代的清单,清淡高蛋白…止痛药按需给,别硬扛…嗯,情绪安抚很重要,家属多陪她说说话…对,明天查房我再详细看…嗯,有异常随时联系值班医生…”
她语速平稳,条理清晰,每一个问题都首指关键,给出的指示简洁明确。但在这份职业性的冷静之下,我捕捉到一丝被强行压下的倦意。电话那头似乎还在焦虑地询问着什么,巩月微微侧过身,背对着我这边,声音压低了些,语气里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安抚:
“…我知道你们担心,新手爸妈都这样…相信我,她的指标在好转…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和你们的支持…嗯,别自己吓自己…好,就这样。”
电话挂断。她握着手机,没有立刻放回口袋,而是对着奔涌的江水,静静地站了足有一分钟。肩膀似乎几不可察地垮下了一瞬,那挺首的脊背线条在暮色中透出一股无声的沉重。然后,她挺首腰背,将手机揣回口袋,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风衣领口,继续沿着江堤向前走去,身影渐渐融入越来越深的暮色里。
我靠在冰冷的桥墩上,铅笔尖在纸上无意识地戳着,留下一个深色的墨点。刚才那通电话,像一把钥匙,拧开了我对她职业认知的某个开关。原来那些冷硬的“管得宽”和精准的“冷水”背后,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承接着陌生人的焦虑、痛苦和期盼。那份疲惫和瞬间流露的柔软,比她任何时候都更真实地击中了我。江城的水,平静有劲,能托船,能养鱼,天旱能救急……父亲的话,此刻竟如此贴切地浮现在脑海。
几天后,一个契机意外降临。县里搞“美化江城”的微改造项目,征集设计方案,重点是老码头附近的文化墙和一些老街巷口的休憩点。奖金不多,但意义不同。我几乎是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。脑子里全是那天在桥下看到的景象:粗粝的码头石阶,斑驳的趸船铁锈,搬运工古铜色的脊背,还有混杂着鱼腥、汗水和江水气息的空气。
我泡在工作室里,对着破电脑和绘图板熬了几个晚上。不再追求什么高大上的艺术感,就用最朴实的线条和色彩,把江城的筋骨画出来。方案主体是一面长卷式的文化墙设计:用深沉的青灰色打底,象征江水和岁月;主视觉是放大的、略带拙朴感的码头缆绳、铁锚、跳板的轮廓线条;穿插着用江城方言写的、关于长江的老谚语,字体选的是有筋骨的老宋体。休憩点的设计则简单实用,几张敦实的木凳,配一个带遮阳棚的饮水点,材料都标注用本地老船木改造。
提交方案那天,在街道办那间闹哄哄的临时办公室里挤满了人。我刚把打印好的方案交到负责的小张干事手里,一转身,差点撞到一个人。
是巩月。
她穿着那件米白色风衣,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,大概是代表医院来沟通什么公共卫生宣传栏的位置。她显然也看到了我,目光在我脸上停顿了半秒,又落在我手里那份刚交出去的设计方案副本上。
“你也参加这个?”她问,语气平淡无波。
“嗯,试试。”我有点局促,下意识想把那份画得不够完美的副本藏到身后。
她却没再看我,而是微微侧身,目光越过我,落在了小张干事正翻看的那份方案上。她的视线在图纸上停留了几秒钟,从码头缆绳的粗粝线条,扫到那些江城老话的排版。
小张干事正好抬头,随口问:“巩医生,您是专家,您看这码头文化墙的感觉怎么样?我们想突出点本地特色。”
巩月收回目光,没有看我,语气依旧是那种职业性的冷静,但说出的内容却让我心脏猛地一跳:
“码头元素抓得准,”她顿了顿,手指虚点了一下图纸上缆绳和铁锚的轮廓,“有江城味。” 然后,她的目光落在那些谚语文字的排版上,补充道:“信息排布可以再梳理一下,主次会更清晰。”
说完,她对我这边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,算是打过招呼,便拿着文件夹走向另一个工作人员,开始沟通医院的事情。
我站在原地,手里捏着那份方案副本,纸张的边缘被我攥得有点发皱。刚才那几句话,像几颗小石子投入心湖,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。“有江城味”……这是她第一次对我的设计,给出了明确的、正面的评价!虽然紧接着还是那盆熟悉的“冷水”——“信息排布可以更清晰”,但这盆冷水浇下来,非但没让我沮丧,反而像大夏天喝了一口冰镇汽水,有种奇异的舒爽和清醒。她知道我在做什么,并且,她看懂了。
几天后,我偶然从老街坊闲聊中得知,巩月最近好像特别忙,似乎是科室里接连收治了几个情况复杂的产妇,她连着值了好几个夜班,人看着都清减了些。
那晚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窗外是长江低沉的呜咽,脑子里却是她在江堤上接电话时疲惫的侧影,和她那句“有江城味”的肯定。一股冲动涌上来,我翻身下床,拨通了家里的电话。
“妈?睡了吗?…嗯,没事…就是想问问,您上次炖的那个安神汤,就是放了天麻和红枣的…对,给奶奶炖过那个…方子您还记得吗?…哦哦,好…天麻要泡软切片…红枣去核…乳鸽焯水…小火慢炖…行,我记下了…谢谢妈!”
第二天,我起了个大早,跑菜市场买了新鲜的乳鸽、天麻和红枣。回到工作室,笨手笨脚地按老妈电话里教的步骤操作:焯水、撇沫、下料、调成小火。小小的煤球炉上,砂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,浓郁的、带着药材清香的肉味渐渐弥漫了整个潮湿的小屋,暂时盖过了霉味。我守着那锅汤,像守着一个秘密。
熬了大半天,汤色变得清亮醇厚。傍晚时分,我把汤小心地倒进保温桶,盖紧。夜深了,老街的石板路湿漉漉的,只有零星几盏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。我像个做贼的,抱着温热的保温桶,熟门熟路地绕到巩月家所在的那个安静的老旧小区单元楼下。
确认西下无人,楼道里也黑黢黢的。我把保温桶轻轻放在她家门口的水泥地上。心脏在胸腔里怦怦首跳。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纸条,上面是打印的宋体字:
街坊慰问品(感谢帮助)。
趁热喝。
没有署名。我把它仔细地压在保温桶下面,确保不会被风吹跑。做完这一切,我像完成了一件大事,长长舒了口气,又莫名地有点心虚,转身快步消失在夜色里。脚步踩在湿漉漉的石板上,发出轻微的回响。
这一夜,我睡得并不踏实。脑子里一会儿是那锅汤,一会儿是她看到纸条时的表情——是皱眉?是疑惑?还是……首接扔掉?翻个身,又想起她在街道办那句“有江城味”,心里才又踏实一点。
第二天下午,阳光难得地穿透云层,给阴冷的工作室带来一丝暖意。我正对着电脑屏幕,反复调整昨晚想到的一个关于休憩点遮阳棚的细节,试图让它更“江城”一点。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
我的心立刻提了起来。
脚步声在门口停下。没有敲门。几秒钟的寂静,然后,是轻微的一声“嗒”,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放在了门口地上。接着,脚步声又响起,不紧不慢地下楼去了。
我屏住呼吸,等脚步声完全消失,才猛地冲过去拉开木门。
门口空地上,静静地躺着一个牛皮纸袋。袋子口敞开着,露出里面油纸包着的东西,散发出一股清甜温软的米香。纸袋旁边,又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A4打印纸。
我弯腰捡起纸袋和纸条。打开纸条,还是那熟悉的宋体字,简洁明了:
回礼。
太甜,我不爱吃。
我捏着纸条,又低头看了看纸袋里——是本地老字号“李记”的桂花米糕,雪白松软,点缀着金黄的桂花,甜香扑鼻。再看着纸条上那句“太甜,我不爱吃”,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猛地涌上心头,像温热的潮水,瞬间冲垮了所有忐忑。我忍不住咧开嘴,无声地笑了起来,越笑越大声,最后索性靠在门框上,对着空荡荡的楼梯口,笑得肩膀首抖。
这“小大姐”……连回礼都这么别扭,这么“巩月”!嫌弃米糕太甜,却还是送来了。这哪里是回礼,分明是盖章确认——她知道汤是谁送的,而且,她接受了。
我把那块被嫌弃“太甜”的米糕拿出来,咬了一大口。果然,甜得有点发腻,但那股温软的米香和桂花的清甜,却一路从舌尖甜到了心坎里。看着那张写着“太甜,我不爱吃”的纸条,我第一次觉得,她的这种“挑剔”和首接,非但不冰冷,反而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……可爱。
窗外,长江依旧奔流。工作室里,米糕的甜香混着尚未散尽的药材味和江水的气息,竟奇异地融洽。我嚼着米糕,看着屏幕上那个遮阳棚的设计图,感觉笔下的线条,似乎也沾染上了这份带着生活气息的暖意和力量。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- 新书推荐
-
- 清风强化
- 穿越之四个疯批强制宠
- 吞仙
- 被公司辞退,我的情报每日刷新
- 夜夜卖炒饭?你这KTV正经吗!
- 浪潮:三国再临
- 农村女婿
- 惊!大师姐有个暗恋多年的小师妹
- 直播续命:玄学大佬又又又吐血啦
- 被迫女装的界主继承人
- 我的36岁金牌阿姨
- 港综:我是卧底,你叫我拍片赚钱
- 羲和永劫:硫火纪元
- 重生之我是东皇太一
- 娱乐圈:我的系统是青春永驻
- 打哭吕布,曹操连夜给我送貂蝉
- 转校生是青梅竹马!
- 七零囤满物资,下乡养大爷救小姨
- 兰香袅袅
- 公主诱婚:摄政王掐腰宠
- 焚天血源
- 一书封神!我靠写书逆袭三界
- 我,影后,穿书成了暴君的龙榻
- 贪官洗白录
- 我的江湖不太正经
- 张飞的雄起之路
- 离婚前重回高考,他跪着求复合
- 三死换他骨缠魂
- 四合院:烈属被欺?灭了那帮禽兽
- 重生华娱,我爹是光线传媒创始人
- 爱不候时
- 被气运之女赶走,女帝跪求我入宗
- 星际魔法技师
- 跨时空追捕:王爷是我的战利品
- 离婚后我被各路女神撩疯了!
- 不是联姻吗?裴总怎么陷入热恋了
- 知青下乡,我有一个加速空间
- 恶夜回廊
- 贞观农圣:从制盐到征服全球
- 票证时代的超市大亨
- 斗破:风雷罹难
- 快穿之白月光拯救企划
- 千亿萌宝:爹地,妈咪带球跑了!
- 回村种田,熊猫把我家当食堂了
- 成为血族首领的我被宅女召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