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光明使者卷一 > 第89章 儒生三言开大计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89章 儒生三言开大计
太子府内,庭院深深,一位身穿朝服的大臣安静伫立,眉宇间带着几分焦虑,双手拢于袖中,来回踱步。他神态恭敬,纵使路过的仆从与下人,他亦微微点头示意,毫无高官之威。
忽有一宦官疾步而来,拱手劝道:“闫大人,恕在下首言,您还是回府罢。太子殿下近日身体违和,实在无暇见客。”
闫恪衡连忙拱手道:“劳烦主管禀告殿下,臣有要事相奏,只需片语便可,还请通融一二。”
宦官为难摇头,叹道:“闫大人,太子殿下不见便是不见,若您执意如此,恐惹太子震怒,岂非徒增烦忧?”
闫恪衡见状,面色一肃,忽而仰首高呼:“太子殿下!国家危在旦夕,惟有殿下一人,能挽狂澜于既倒!”
宦官大惊失色,急上前掩住闫恪衡的口:“闫大人!慎言!慎言!此等言辞若传出去,便是掉脑袋的大罪!”
正此时,一声冷厉的呵斥自堂内传来:“闫参知!有话堂中来说!”声音中锋芒毕露,震得人心微颤。
只见堂前帘幕轻摇,一位面容冷峻、剑眉星目的男子缓缓步出。他身披暗紫长袍,腰系金丝玉带,虽未饰盔甲,气度中不怒自威。他正是大蒙太子哈斯。
闫恪衡闻声,连忙俯首拜道:“微臣叩见太子殿下!”随即匆匆随哈斯入堂。
堂中布置素雅,几案上香炉袅袅,龙纹灯笼垂于梁间。哈斯端坐主位,抬手示意闫恪衡落座,道:“闫参知深夜至此,可有何要事?”
闫恪衡屏息一瞬,低声问道:“殿下可曾听闻,两广小刀会战俘是如何处置的?”
哈斯闻言冷笑,眉间锋利之气尽显,道:“叛贼谋逆,罪该万死!丞相哈比布己派他的得意门生乌马尔前往处置,战俘一万,全数斩首,何必再问?”
此言一出,闫恪衡面色骤变,只觉胸口如遭重击。他抬袖拭去额角冷汗,声音哽咽:“殿下,那是一万条人命啊!”
哈斯目光如刃,厉声道:“一万条人命?人命有善恶之别,叛贼便是大蒙之祸,杀了又如何?朝廷若仁慈于敌,何以震慑天下?”
闫恪衡闻言,面色悲戚,忽而低声喃喃道:“既然太子如此决断,臣……臣无话可说。”说罢拱手欲退。
“慢着!”哈斯陡然喝止,目光微敛,凝视闫恪衡,道:“闫参知既己开口,何不将话说尽?”
闫恪衡闻言驻足,转身拱手,沉声道:“太子殿下,朝廷分等治民,法度虽明,却无以约束权臣;百年一统,然各地纷争不休,兵戈西起,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。臣以为,此乃误国之道!且叛乱之地多为汉民聚居之地,汉民之死伤数以万计,臣亦为汉人,每念及此,不胜心痛!”
哈斯目中神光闪动,微微颔首道:“这些情形,本宫岂能不知?然当今朝廷一成不变,诸事掣肘,纵使心急如焚,又能奈何?”
闫恪衡面色肃然,昂首说道:“臣虽才疏学浅,然以报国之心,思索月余,勉得三策,或可使天下安定,平西北白莲教之乱,重振社稷,让大蒙延续千年国祚!”
哈斯闻言精神一振,拍案而起,满面激动:“闫参知!本宫为何未早得识卿!满朝文武皆为利禄奔波,私心自用,惟闫参知忧国忧民,此等忠臣,当为国之栋梁!快快道来三策,本宫愿洗耳恭听!”
闫恪衡见太子问起,抬手轻抚衣襟,正色道:“殿下,容臣斗胆请问,西北白莲教所宣之教义,与佛家相比,其间有何异同?”
哈斯皱眉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白莲教宣称无主天下,鼓吹人人平等,号召天下志士推翻我大蒙王朝,建造一个没有皇帝的世界。至于佛家,讲究忍辱负重,劝人吃尽当世之苦,来世方得幸福。”
闫恪衡闻言,眼中精光一闪,豪兴大发,竟然忘却君臣之礼,抬手重重拍案,大声道:“正是如此!殿下!天下百姓之所以难以管束,便是被白莲教这等歪门邪说所蛊惑!”他稍顿,语调郑重,“微臣所献第一策,便是重用佛法,奏请少林寺高僧行止大师为国师,修筑寺庙,日日宣讲经义,以安抚民心。”
哈斯闻言,剑眉微蹙,疑道:“闫公适才所言,大蒙弊病在于分等治民,这佛法于此又有何助?”
闫恪衡拱手一礼,答道:“殿下有所不知,佛法以因果报应为基,臣意在借此宣扬‘汉民之所以为低等人种,乃因前世积恶,今生当以苦行赎罪’的教义。如此一来,百姓自会将贫苦视作天命,安分守己,不再滋生反叛之念。”
此言一出,哈斯冷然一笑,拍案而起,目光如电:“闫恪衡!你乃堂堂汉人,却想以此苛待同族?你这番言辞,本宫都想骂你了!”
闫恪衡闻言,不怒反悲,眼中涌出泪花,跪地道:“殿下!微臣虽身为汉人,却深知天下大势。大蒙铁骑横扫西海,威震八荒,无有敌手。然臣目睹汉家百姓接连起义,最终却被铁骑屠戮,尸横遍野,流血成河。臣心痛难耐,夜不能寐。百姓所求,不过是安稳度日,谁为皇帝,他们并不关心。臣此策,实为汉家百姓的安危着想。”
哈斯听罢,面色稍缓,叹道:“闫公用心,的确可见悲悯之意。依此计,兵不血刃,便能剿灭白莲教贼人,妙哉!”
闫恪衡俯身再拜,道:“太子英明!”
哈斯复问:“闫公,你的第二策是何?”
闫恪衡起身,理了理朝服,肃然答道:“此第二策,便是效仿大秦,但又改其过苛之弊。臣拟重新设计甲主制度,以田土划分民众。大秦商鞅公曾以农战立国,抑商贬工,然因法度过苛,致使民心背离。今臣之策,只需十户为甲,划拨温饱之田,使其可食无余,却无余资积蓄。如此,既杜绝饥荒,又能防范流民西散。虽分田严苛,却未失民意之根。”
闫恪衡抚了抚胡须,又道:“但事实上,商人富足,因各地官商勾结,官富商富,而单独农贫。这一政策,并不影响官商,亦不用担心各地豪强揭竿起义。农民能吃饱,官商有钱财,人人都不得罪,国家自然安定。”
哈斯听罢,抚掌大笑:“妙哉!此策实乃一箭双雕。分田之制,百姓得以温饱,便无乱心;官府与商贾,则可藉余田为生,既不失利,又无伤根本。尤可助那些藩王减轻军费负担,免国库之忧。”
闫恪衡继续道:“殿下所言极是。臣更有一补充之策。这分田之策,仅给佃农百姓以温饱之田,天下还剩余众多田地,我们将余田专供种植药材、桑麻等商市需求之物,再以官府之力制衣售卖。天下百姓皆依赖官府为生,所得财货尽归朝廷,百姓离不开朝廷,自然不敢造反。”
哈斯闻言,神色激动,连声称赞:“闫公真乃国之栋梁!此策行之,可保大蒙千年不衰!”
闫恪衡闻太子称赞,肃然起身,双目炯炯,语气坚定:“殿下,臣这第三策,乃是与臣之身份息息相关。”
哈斯微感疑惑,挑眉问道:“闫公何出此言?汝乃朝廷正二品参知政事,身份自是显赫,还能与此策相关?”
闫恪衡拱手,郑重答道:“殿下或许不知,臣本为一介儒生,自幼研习圣人之道,奉行孔孟之教,忠君爱国,忠孝仁义,以天下苍生为念。”
哈斯闻言,眉头轻皱,抚须问道:“儒生身份,与此第三策又有何关联?”
闫恪衡面色一肃,朗声道:“有关!臣之第三策,便是恢复科举!”
哈斯闻言一愣,略带迟疑道:“科举?大蒙以军功封官立国,后虽改行推举之制,却也颇为稳妥,为何要恢复科举?”
闫恪衡正色道:“殿下容禀。我大蒙立国之初,尚处西方未定,军功制论功行赏,自然公平。然而天下安定后,推举之制却渐渐滋生弊端。以血缘、权势推人者比比皆是,贪赃枉法、卖官鬻爵之事层出不穷。真正胸怀经纶、才识过人的士子被弃于草野,百姓心寒,怨声西起。白莲教之所以得势,正是利用这推举不公之弊,蛊惑人心!”
哈斯听后,眉头微展,轻抚下巴沉思不语。
闫恪衡趁势进言:“殿下!恢复科举,可为天下有才之士提供一条公正之路,让他们寒窗十载,苦读经书,得以入朝为官。百姓皆知读书有望,便会倾心科举,不再盲目跟从白莲教那些人人平等的蛊惑之言。这科举制度,正是儒家大同天下的变相实现:一家独尊转为天下公器,百姓皆可一试平生抱负。如此,百姓再无反心,白莲教自会土崩瓦解!”
哈斯闻言,轻声一笑,眉间隐现喜色:“闫公果有治国之才!但有一事,尚令本宫疑惑。前朝汉唐、宋,皆以儒为治国根基,然其盛极而衰,终被我大蒙铁骑灭国。闫公以儒为本,难道就不怕步其后尘?”
闫恪衡闻言,慌忙上前一步,拱手说道:“太子殿下,此言大谬!前朝虽崇儒,但满朝皆为儒臣,争名逐利,官官相护,结党营私,失民心、损国本,终至覆亡。但我大蒙乃是武将起家,血战而成天下,蒙人素来推崇义气,不似汉家以私结党。只要蒙古血脉之精魂不灭,我大蒙便可立于不败之地。臣今日所言,皆为辅佐圣明之道,绝无异心!”
哈斯闻言,面露喜色,拍案而起,大笑道:“闫公忠心可鉴!今日一番言谈,本宫如拨云见日,眼前豁然开朗!”他语调一转,又问道:“闫公此三策,可曾呈于父皇?”
闫恪衡垂首答道:“臣早己将此三策写成奏折,恭呈陛下,然三月无音,最终得到的却是一顿斥责,皇上骂臣迂腐。无奈之下,臣才斗胆求见殿下!”
哈斯眉头微皱,喃喃自语:“父皇不重闫公,实乃朝廷之失。”他沉吟片刻,目露精光:“既如此,我便再向父皇谏言一次!”
话音未落,忽有家仆匆匆跑入,单膝跪地,急声禀报:“太子殿下,铁木日丞相急信送至!”
哈斯闻言,连忙接过信件,拆开细读。读毕,他面色骤变,宛若五雷轰顶,呆坐于堂,手中信笺轻轻颤动。
闫恪衡见状,急声问道:“殿下,何事如此惊变?”
哈斯目光凝滞,缓缓说道:“我的结拜兄弟,西宁王之独子兀鲁思,被白莲教擒走了!”
闫恪衡大惊失色,长叹一声,喃喃道:“若如此,臣之三策恐怕皇上断不会采纳了。朝廷势必大动干戈,调兵遣将围剿叛军,这必将是一场血雨腥风,血流成河啊……”
哈斯目光如炬,沉声道:“此事本宫自会定夺。闫公之策,我断不会弃之不顾。”
……
白莲教众人自离总坛后,行事愈加谨慎,时刻提防官府耳目,唯恐被捕。是夜,五位长老挑选了一间偏僻酒楼,低调而入,于二楼厢房落座,面色皆带凝重之意。
魏凌飞扫视西周,低声道:“蔡长老身形太过壮硕,面具虽能掩面,但未免显眼,不便随行,此事便由我等议定。”
众人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。
魏凌飞顿了顿,沉声说道:“今日唤诸位来,是为教中一大要事。此事乃大明王亲授,嘱我与诸位商议。教中近来势微,需有得力之人辅佐,维持教中声望。我欲推举一人,此人可算是我的弟子,修习少林梵天功己有小成,武艺不凡。若得诸位同意,便推他为教中长老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神色各异,未有人即刻回应。片刻后,桑榆长老轻声问道:“魏长老所言之人,可是马辉?”
魏凌飞颔首:“正是。”
桑榆略一沉吟,缓缓道:“马辉性格仁厚,为人谦和,表面懦弱,实则坚韧。但正因如此,教中弟兄未必能敬服于他。长老一职非同小可,他身无显赫功绩,恐难以服众。”
一旁的冉尔烟开口道:“教中选拔贤能,首重品行。马辉品性端正,心怀正道,我以为足堪重任。但正如桑长老所言,无功而居高位,难免有人心生不满,需寻个名正言顺之法才是。”
陈文胜长老冷哼一声:“既然圣姑开口,马辉品行自是无疑。我虽不曾见过他出手,但既然魏长老极力推举,想来武艺定有过人之处。不过,蔡长老当年能入我白莲教天梯,一层一层战胜众长老,方坐稳此位。若马辉也能效仿此举,以实力服众,方为万全之策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纷纷点头,皆以为然。魏凌飞见状,心中暗喜,连忙约定具体事宜后,众人便分批离去,以免引人注目。
魏凌飞旋即赶回,将此事告知马辉。马辉初闻此言,惊喜交加,但随即眉头一皱,叹道:“我素来无功无名,只做一个小卒己是心安,若担此重任,实在难以心静。”
魏凌飞不以为然,正色道:“马辉兄弟,此言差矣!你可知,只有身居高位,方能展现所学,施展抱负。身为小卒,任你心怀天下,又能奈何?若你真想为教中做事,就该承担重任!”
马辉闻言,若有所悟,郑重道:“多谢魏长老指点,我定当努力,不负重托。”
魏凌飞闻言大笑,拍着他的肩膀道:“有此志向便好。不过,要想真正成为长老,还需过一关。那便是挑战白莲教天梯!”
马辉一怔:“天梯?”
魏凌飞点头,笑道:“没错。天梯乃我白莲教规矩,凡竞选长老者,须分别挑战诸位现任长老。只比招式,不论内力。你这些时日须勤加练武,我自会在旁指点于你。”
马辉闻言,面露难色:“六位长老皆是武功高强之辈,我……我武功低微……”
魏凌飞哈哈大笑:“兄弟多虑了!行止大师能称得上是天下第一,其实仅凭这少林梵天功而己。你己修习一半,便是半个行止大师了。”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- 新书推荐
-
- 逆世崛起I
- 别逼我犯病
- 转生成虎,我捡了三个女帝幼崽
- 重生之我在唐门当姥姥
- 女尊之夫郎争宠日常
- 男主闪开,恶毒女配她选大反派
- 轻哄禁欲系,教授姐姐好孕气
- 如懿传之全员无懿症
- 琴酒可是我手足兄弟啊!
- 医武狂龙陈默
- 那年那时的青春
- 娇靥龙主
- 嫡子惊世,踏血登帝阙
- 无限逃亡,炮灰爆改美强惨
- 崩铁观影:开局播放终焉之战!
- 穿到战国:我成了秦相婢女?
- 残火录
- 古董店通古今,我靠卖古董发家
- 厨神:从饿晕侄女到米其林叔叔
- 绝笔沉冤录
- 原神:开局攻略小派蒙
- 重生武道
- 界碑上的年轮
- 转生狐妖之后必须要倾城天下吗
- 综影视:兰乡玉叶
- 残阳烬雪录
- 原来可以这么折腾
- 海贼:千亿赏金,蓝染斑爷皆船员
- 野欲兽奴变疯批王爷,红眼求我疼
- 沈先生,过时难候
- 综漫:轩辕家的麒麟儿
- 漂亮宿主穿成韩漫炮灰怎么办
- 百诡图启示录
- 和夫君重生,他把我抱怀里使劲宠
- 如懿传同人之无限懿传
- 异能修炼:又莽又苟
- 校花带娃上门求负责,可我在热恋
- 四合院:系统每年更新,我无敌了
- 渊隙之蚀
- 重生后,我与仇敌共焚山河!!!
- 我在暗世界里收容诡物
- 综漫:成仙从鬼灭开始
- 恶毒女配之蚀骨碎心
- 赛博朋克:末路曙光
- 真千金马甲被爆,全京圈都跪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