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
- 首页 > 大明:家兄朱元璋,我建国美利坚 > 第1157章 堂中振奋,人心激荡!章节阅读
-
关灯护眼字体: 大 中 小
第1157章 堂中振奋,人心激荡!
朱瀚缓缓踱步至亭边,望着竹影婆娑,“可你可知,势起于策,亦毁于策?”
林复沉默,片刻后回道:“王爷是担心……民心越界?”
“我不是在担心。”朱瀚忽然回身,眼神锋利,
“我是来提醒你。你的策可贵之处,在于它不依赖名器、不倚仗朝命。可正因如此,它也最脆弱。一旦成势,便触动了太多人的底线。”
“我并不图势。”林复直视他,“只是百姓之困,无人问津,策便成了我能给他们的唯一。”
朱瀚缓缓点头,未曾反驳:“我知你不图。可你既已起势,便不能自外于局。”
林复略一拱手:“王爷要我如何?”
朱瀚声音温和,却字字如铁:“归于太子麾下,为策而谋,为民而行。你可以继续问外台,可以讲策解难,但你的‘势’,要为太子所用。”
林复并未立刻应允,只是轻声问道:“太子,是如何的人?”
朱瀚静静注视他,良久才开口:“你去见一人,便知。”
次日清晨,林复随那名青衣侍者前往东郡驿馆。
驿馆外守卫森严,内设简朴,一名青年坐于榻上,手执一卷《左传》,阳光洒在他肩头,气质温润如玉。林复一眼便认出,这人便是太子朱标。
“林复,见过殿下。”
朱标抬头,放下书卷,微笑道:“林复先生,孤久仰大名。”
“殿下也看策?”
“非但看,还学。”朱标起身亲迎,“先生所言‘策起于贱,落于理’,令孤如梦初醒。”
林复略显讶异:“殿下真有此意?”
朱标并不避讳:“我为储君,受命于天,理应知民疾苦,而非高坐东宫、纸上谈兵。若不能解百姓一炊之急,岂不负了父皇与天下?”
这番话掷地有声,林复虽未露声色,心中却生几分感慨。
他虽素来不信权贵,可面前这位太子,竟让他动了几分真实的敬意。
朱标转身取出一幅竹卷图:“这是孤与皇叔共同拟定之策,名曰‘青策堂’,汇聚民间贤才,设策立议,为百姓奔走,为朝廷建言。孤想请你,担任其‘初座’。”
“青策堂?”林复低声念着,眉宇间有一丝惊讶。
朱标道:“你讲策于台上,影响百姓;若能入堂中,以策通权,才可保其延续。”
林复沉吟良久,问道:“若某日,百姓之策,与朝廷之策不合,殿下如何?”
朱标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缓步至窗前,望向远方的初升朝阳:“那便是孤之责任,令其合而为一。”
林复蓦地笑了笑,收敛一身寒意,起身一揖到底:“林复,愿听殿下调遣。”
三日后,临水镇问外台忽然闭台,林复随青衣侍者悄然离去。
一月之后,京中东宫宣告设“青策堂”,首座林复。百姓皆问,林先生何在?有人低语:他已入朝。
可这一次,他讲的策,将不再止于临水一隅,而是天下苍生。
而在宫中丹壁之后,朱瀚立于影壁之后,轻声低语:“这一步,棋落得正好。”
朱标站在他身旁,面色沉稳:“皇叔,此策之局,何时可成?”
朱瀚眼神中闪过一丝锐意:“待林复入局,势成之后,便能定乾坤。”
他抬头望向远处天光渐白,一道晨曦穿云而下,落在他肩头。
京城正值三月,花未全开,柳条初绿。
夜色如绸,笼罩着太液池畔的御花园,廊檐上灯火点点,仿若流萤。
东宫内,青策堂的初次议座尚未开始,太子朱标却独坐书房,面前摊开的是林复新撰之策卷。
案几上香烟袅袅,铜炉中燃的是贵重的海沉香,幽幽沉气,令人心静。
“‘凡言为政者,非独为吏所立,亦应察民所需。若民所欲,政不从,则久之必失其本。’”
朱标低声念着,目光沉静而笃定,“林复果然不凡。”
他话音刚落,窗外一道身影穿廊而来,不徐不疾,步履平稳。
那人未着朝服,却神态悠然,未近室,先朗声而入:“侄儿夜读,不觉困顿?”
朱标闻声,眼中浮现笑意,起身迎出几步:“皇叔怎会在此时至?”
朱瀚负手而入,笑道:“听说青策堂初开,你心念甚深,便过来看看。”
朱标目光落在案上策卷,低声道:“皇叔荐林复入堂,我已设为首座。他言辞锋利,却从不带半分私意。正是我所需之人。”
朱瀚点头,却不答。
他随手拈起几页竹简翻阅,眼神落在那几句“民欲政从”之语上,缓声道:“林复的策,讲的是人心,是理政之术。但这天下,不是只凭理便能治。”
朱标一愣:“皇叔是说……”
朱瀚收起那卷策简,放回案上,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:“我只提醒你,策可解一时难,权却定百年局。你要借策为桥,渡的是人,不只是百姓,还有朝堂中的那群人。”
朱标垂首若有所思。半晌,他抬头看向朱瀚:“皇叔,我若愿以策取势,是否就能避开兵戈铁血,让这大明百姓不再受苦?”
朱瀚望着他,眼神中浮出一丝复杂:“避得一时,避不得一世。你能行策救世,是你的仁;可你要成就一番太平,终究还需有人,替你守得万一。”
朱标深吸一口气,郑重点头:“那侄儿就以策渡人,以义扶国,以德立世。”
朱瀚微微一笑:“如此,便好。”
三日后,青策堂设于东宫偏院之内,门额由太子亲书“青策堂”三字。
堂中无金玉装饰,无丝竹鼓乐,仅置长几数列,文案简洁,墙上挂着时事图卷与舆图。
初堂之日,除林复为首座,尚有八人应召,其中有游士、寒儒、郡吏、小贩、医者,皆非朝中旧臣,却各具一技之长。林复亲自引众入堂。
“此堂不同朝议,不拘礼仪,只讲真言,不避高下。”
林复一语落下,众人便知青策堂非空名之设。
堂中静默片刻,一位身形瘦削、衣着朴素的青年抱拳道:“草民王潜,原是南郊市井贩药之人,前些日子亲历郡中疫疾。医方不通、诊治迟缓,致百余人罹患,草民不才,愿献策疏其因。”
林复微一点头:“细说。”
王潜顿了一下,道:“其一,因郡县所设仓医,多由人事推选,非医而医;其二,诊所与医馆皆设城中富坊,郊民行数十里而不得治;其三,药材缺乏,不是无钱,是无人引。”
堂中诸人纷纷点头。一名年长者叹道:“此言极是。老夫家乡遇过酷寒,三月之病,五月方医,民何以安?”
林复看向朱标,眼神微挑。
朱标颔首:“王潜之言,可书之。再议。”
接下来的三日,青策堂接连上议,所涉皆非朝政大策,而是庶务细节。
有议官仓粮收法,有论新法后衙门冗役之重,有陈工坊织女之疾,也有倡书塾学制之弊。
堂中日益热络,太子频频出入听议,甚至偶作笔记,与众人探讨。
而在一日议毕后,林复独坐廊下,望着庭中新栽的青松出神。
忽听身后脚步轻响,他不回头,淡道:“王爷竟至此地,倒是稀客。”
朱瀚缓步入廊,笑道:“你我之间,何须虚礼。”
林复一笑:“王爷观今日议事,有何感想?”
朱瀚却不答,只反问道:“你知‘策’为何物?”
“愿闻其详。”
朱瀚坐于石凳之上,缓缓说道:“策者,智也。智者可胜愚,可敌强。可你若将策拘于书简,拘于口辩,不过纸上画饼。”
林复眉头轻动:“王爷之意,是我空谈?”
“非也。”朱瀚轻叹,“你的策有实心、有真意,却无血肉。你讲百姓冷暖,却不知那冷暖之后,真正能动其命者,是人,是势,是你们现在未曾接触的一群人。”
林复沉默片刻,忽道:“若王爷有更深之谋,不妨直言。”
朱瀚看他一眼,语气忽然低沉:“我筹一事,三年矣。而今太子设堂,士心可用。你若愿,便与我共下一盘真棋。”
林复转身,眼中神色难辨:“若此棋落错?”
“落错也无悔。”朱瀚笑意浅浅,“因这盘棋,不只为太子,更为天下。”
数日后,京中传闻青策堂之议有成,太子亲裁百案,皆为民所系。
更有人传,青策堂将设分院于各府,各地举才入堂,策士之名,不再仅属于庙堂清贵。
京师之内,坊间私语:“那位太子,是要真做事了。”
而在离京五百里的岳麓书院内,一名布衣学子捧书夜读,忽闻窗外有风声,有人敲门。
门开,一封柬帖递入。
“青策堂外院,延贤召议。王命在此,可走否?”
那学子抬头,眉目坚定:“愿走。”
东宫的夜,总显得比皇城其他地方更为宁静。
此时已是三更时分,殿内仍灯火未息。
朱瀚站于高台之上,俯瞰青策堂庭院,只见林复与王潜等数人围坐于院中石几旁,仍在低声研讨。
夜风轻拂,松影婆娑,恍若天地之间,独留这一炉灯火未熄。
朱标缓步而来,声音带着倦意却未显疲态:“他们议至此刻,已是第五夜。”
朱瀚未转身,只轻声一句:“你可知,他们为何不倦?”
朱标也站定,与之并肩:“因为他们终于得一处,能说真话。”
朱瀚这才笑了,转头望向太子,道:“你若能一直让他们说真话,便是一桩大功。”
朱标点头:“我想听听皇叔的想法——接下来,如何用他们?”
朱瀚转身,缓缓道:“太子设青策堂,引才入局,是势;择地设外院,散布各地,是网。可你如今才张开网,尚未有猎。”
“猎?”朱标皱眉。
“网张无用,需引风而动。”朱瀚眼神清澈而深远,“你该让天下人知道,策士所言,不只是纸上清谈,而是真能动这山河。”
朱标若有所悟:“你是说……拿一事,让他们见成效?”
朱瀚点头:“对。但这事不能大,太大必惹动朝堂诸公;不能小,小则无人闻之;更不能在京,京中一动,万象皆随。”
朱标沉吟片刻,道:“那该何处起步?”
朱瀚淡淡一笑:“北直隶南部,有一地名叫‘魏城’,原为旧年封地之郡,近年赋税尚可,却连年有吏更替,无一能久任。此地地不偏,人不穷,却民心不定,恰是试策之地。”
朱标一拍手:“好,就以魏城试之!”
青策堂议座上,朱标亲临,众人肃然。
林复率先而出,朗声道:“陛下允准太子亲理魏城一事,策堂承旨入议,请太子裁命。”
朱标目光扫过在座诸人:“魏城之事,非国策、非军情,乃是百姓生息。诸位若有奇思异策,今日且放手而言。”
王潜率先出列:“草民请以民间医者之道,设‘济民坊’于魏城四隅,募本地老医五十人,以坊制行医,避官医久候之弊。”
紧随其后,一名名叫苏倩的女策士站出,声音清越:“愿议魏城女织之制。听闻其地女工日作十二时,月仅二休,非礼也。可设织坊义社,分时轮作,以工代役,使女亦得喘息之余。”
众人纷纷附议,语不相让。朱标听罢,拍案道:“魏城之试,既是为民,便应从民间起事。此事,由林复为主,王潜、苏倩为副,率策堂六人先行赴魏,一月为期,议成实效者,将之广布。”
一时堂中振奋,人心激荡。
待众人散去,朱标留林复于殿后,低声道:“魏城之行,非易事,你可有忧?”
林复躬身道:“太子放心。若魏城不成,我林复,自请削籍,不再涉政。”
朱标沉声道:“我不要你削籍,我要你凯旋。”
魏城地处北直隶南部,春初尚寒,入城之时,林复一行六人身着便服,只带东宫授牌与策堂之印。
第一日,他们不入官府,而是直赴南门集市。
“你看那边。”苏倩指向一处高台,“那是魏城老市口,市头原有官吏设台讲政,但近日被废,改作讨债之地。”
林复皱眉,率众上前,只见数名汉子围一瘦弱妇人怒斥,言辞凶恶:“你男人死了债还在,你再不卖屋还账,别怪我们手黑!”
妇人抱着怀中婴孩,身躯颤抖。
林复出声:“放肆。”
为首汉子冷眼道:“你哪来的——”
-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
- 新书推荐
-
- 无敌神医,从救落水邻家姐姐开始
- 九叔:氪命悟道法,末法成天师!
- 斗罗:我天下无贼,爆裂王归位
- NBA:恶汉系统开局放倒詹姆斯
- 娇软夫人摆烂后,清冷权臣揽腰宠
- 荒年:乡村神医真快活
- 综漫:求你不要再破坏世界观了!
- 斗罗:开局强吻比比东教皇!
- NBA:融合东皇,制裁奇迹时代
- 盗墓:观影盗笔之书
- 老祖嘎嘎宠,修真界的小花狂追捧
- 说好只谈钱,怎么仙子都看上我了
- 斗罗:从深海魔鲸王开始无限暴击
- 军婚:我貌美如花的媳妇儿疯了?
- 斗罗:我,绝世枪仙,震惊水冰儿
- 美食的俘虏:开局激活料理返现
- 穿越后,我从厂仔变成王爷
- 病弱太子妃超凶的
- 斗罗:唐三都起飞了,我才来
- 繁幸之味
- 毒舌三连怼全网,见她秒变亲亲怪
- 你是我所有的例外
- 柯学:我带着刀,你还敢跟我打?
- 柯南之柯学漫画家工藤悠二
- 朱棣:我家老四,是千古一帝?
- 我,新世界的第一个训练家
- 重生后,我让凤凰男血债血偿
- 在男尊女贵的世界里当万人迷
- 十国逐鹿
- 医武仙尊重修
- 开局请法海降妖,队友是左千户?
- 永夜猎场
- 隆万盛世
- 一人之下:我谷畸亭,乱杀全局
- 这一生,只为你
- 携闺蜜穿异世,我开创了灵蔬帝国
- 红楼:暴击贾宝玉后,我封王归来
- 让你拜年,你在春晚登珠峰?
- 诡异:从杀虫开始成神
- 成为原神角色,玩家都想养我
- 红楼:左拥金钗,右抱五福
- 刚成储君,废太子逆袭系统什么鬼
- 从山寨厂商开始拳打水果脚踢四星
- 豪车与电驴:权力游戏的开场
- 清纯炮灰,在线钓鱼